2)第560章 朱棣后悔了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燃了购买热情。

  其实光凭着柳淳的名头,就算什么都不写,印一个白纸本,也会有人去买的,更何况是一部言之有物的大作。

  而且很早之前,就有关于柳淳著书,百官拜读的故事,后来国子监讲学,更是有许多书生去听讲。

  现在出了书籍,能不买一本回家看去吗!

  再看看价钱,也不算贵,只有五百文,节省几天的伙食费就够了。

  很快,就出现了购买的浪潮,你一本,我一本……转眼之间,就有上千本卖出去了。

  各个书坊的老板都乐开了花。

  不过是柳大人,比其他人的书,至少多卖了三倍以上,回头应该多上货才行。

  他刚刚有这个念头,突然发现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一涌而至。

  这些人可就不是一本一本买了。

  “给我三本!”

  “我要五本!”

  “来十本,我要送人!”

  ……

  敢情这帮人是京城的商贾。

  他们没有太学生关心书籍,第一时间就来购买。但是他们听闻柳大人著书,而且写的是商贾之事,还是告诉大家伙怎么发财……哪能错过啊!

  柳大人!

  知道不?就是创立皇家银行的那位,太祖爷活着的时候,就管他叫善财童子。

  他的书都带着财气呢!

  就算看不懂,买回来,供在家里,也能保佑发财!

  商贾构成了第二波购买潮……当这些商人拿到了书籍之后,一看之下,大为惊讶,里面完全没有任何之乎者也,全都是大白话。

  可你仔细阅读,发现里面处处都是经商的关键。

  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合理分工,挖掘工人的潜力……我的老天爷啊!柳大人简直说到了大家伙心坎上。

  瞧瞧,这还有案例呢!

  是大宁钢铁厂。

  太好了,我手上还有丝绸作坊呢,柳大人的作法,值得借鉴。

  这些商人的财力可是比书生雄厚多了,他们不光自己买,也送给亲朋好友……经过他们的席卷,这第一批的三万本,已经所剩无几了。

  书坊老板都急了,“快,快去上货,有多少要多少!”

  小伙计刚要出去,又来了一些人。

  这帮家伙竟然是一群奇装异服的外藩使者!

  搞什么鬼啊?

  你们外藩蛮夷,能看得懂上国文字吗?

  书坊老板好心提醒,哪知道这帮人竟然振振有词,“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的!”

  最让人惊讶的是哈烈国的人,扫货最狠。

  像高丽人也喜欢买书,尤其是他们还懂得汉字,可问题是这帮人太小鼻子小眼了,扭扭捏捏,舍不得花钱。

  结果人家哈烈使者来了,也不问多少,一律加价十倍,悉数卷走。

  不到一天的功夫,一家接着一家的书坊,买断了货,有的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没货了。

  还能怎么办?

  去进货啊!

  等这帮人风风火火赶到印书局的时候,发现上面一个硕大的牌子,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