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和滨大谈合作_开局一万生活费,赚下万亿身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夏为任总达成了共识,夏为的海思并给我,上个月海思的整体搬迁也已经完成,这就是目前我的所有底子”

  王洪问:“半导体的产业链很长,张总是要全部自己做?”

  “有可能的话全部做,这也是我跟滨大接触的原因,滨大是第一个,将来还有更多的高校,我跟夏芯的方式不同,他们是一锅煮,而我是把链条上的每个环节拆开来,等时机成熟再组合到一起”

  搞学术的人比较直,王明问:

  “咱们讲实际点,滨大的光学研究在国内可不占优,张总能否给我们一个理由,为何不找别的高校而找我们呢”

  王洪气啊,这帮子人真的只能谈研究不能谈别的,你这么一问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嘛?

  张至诚笑道:“钱塘大学和夏中科大走在最前列,这我知道,而且大夏最好的光学研究所就在夏中科大这我也知道”

  陈良也不理解了,“张总既然知道为何不找他们?”

  “首先夏中科大的那个实验室是很多年前建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涉及到顶级光源的成果没多少,更别谈应用到光刻机上的,方向不一致”

  刘海斌说:“谈到方向,张总可知滨海现在在建的一个光源项目,就是夏科院和滨海政府合作建的滨海光源实验室,而且滨海的各大高校都有出资”

  “刘教授说的是张江那个国家重点工程滨海光源实验室对吧,我了解过,从零四年立项至今,工程进度大概到一半了吧,总投资是12亿大洋”

  王洪说:“咱们滨大当初出资1Y”

  张至诚说:“工程预计建设完毕的时间大概是09年,我等不及,而且这个项目将来我乃至于滨海的各大高校,滨海政府以及夏科院都控制不了方向,毕竟是国家工程,它能有多少科研人员和资金投入到光刻机光源方面是未知数,不瞒各位领导,庐州有我的一个电池实验室,仅仅一个锂电商用化方向,我跟庐州领导谈的是一期投入30Y,后面每年投入10Y大洋,持续时间是10年,为的就是在续航和安全方面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王洪心动了,“夏诚有这个资金投入?”

  “有”

  王明对电池有了解,物理化学虽说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中间的合作非常多。

  “电池这块咱们国家本身就有底子而且很多方面都是国际一流水平,张总的资金投入加上政府的资源整合能搞出国际领先很有可能,可是在光学领域,我不是打击张总,如果出不了光刻机应用这块的成果呢?”

  蔡光辉不乐意了,“老王,张总正在谋划美帝的西盟,棋盘大着呢”

  张至诚没等王明还想说点什么接话道:“事,有所谓,有所不为,如果每个人都因为害怕出不了自己想要的成果就不搞,咱们谈什么发展呢?给夏诚的时间不多,我追求的是极致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