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2章 笔记本草图_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而己方军队却在战场以外。

  这就叫做非接触性战争,如果告诉诸如朱可夫、铁木辛哥这些苏联元帅,一百年后战争都是这样打的,他们会相信吗?太科幻了!他们很可能相信百年之后这些必然是真的,就好比上溯到1812年卫国战争,那时候的库图佐夫、巴格拉季昂,会相信一百年后的战争,斯拉夫民族能动员一千多万士兵投入战争么。

  现在的苏联,根本无法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更糟糕的,很多士兵手里拿着的还是沙俄时代定型的栓动步枪。

  变革,首先从士兵的单兵武器开始!

  杨明志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勾勒出枪械的草图、单兵火箭炮的草图。

  对他而言,若论什么步枪最好用,要么是八一杠,要么是零三。九五式当然也可以,但它结构比较复杂不说,制造的材料也是本时空难以量产的。

  他们是老毛子,老毛子该用什么枪?那还用说么?当然是AK枪族咯?

  “啊,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您现在应该意气风发的操作坦克吧!或许您已经有了一些枪械的构思,很遗憾,我已经有了现成的成果。”

  杨明志一直觉得,苏军单兵作战能力必须得到提升,首先就从提升火力开始。他也很明白,老毛子有很多高人,再说中间威力弹也不是新鲜玩意。

  如果说小口径弹很容易演化成中间威力弹,那么日军的六毫米步枪弹已经全面使用了。

  那个位面上,德国强行上马MP44项目,忽悠着小胡子开始量产出STG44。苏军攻入波兰境内后,就遭遇大规模装备STG44的德国步兵师,恍若远处的敌人阵地,到处都是机枪堡垒似的,苏军步兵吃了大亏,最终还是靠火箭炮的密集轰炸才撬开缺口。

  正是突击步枪在二战中的惊艳表现,逼迫战后的许多国家,认定全威力弹的时代已经落幕,未来的单兵武器需要基于中间威力单研发出的枪族,来武装本国大兵。

  “好吧,本来AK47的原型枪在1946年就完成了,以苏联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量产。我既然到了苏联,何必要苦等卡拉什尼科夫呢?再说,也许本时空的他会因为许多原因,没有从事枪械发明。甚至,他成为牺牲的坦克兵之一呢?我没有理由等他,也不可能去等。如果我可以控制一些兵工厂,我画了图纸就强行让他们去生产,我要给斯大林写信,让他批准我的一切生产计划!”

  杨明志定了定神,他对AK47的结构非常了解,对它的优点缺点更是门儿清。

  AK47的改进型就是AKM,华约国家乃至中国,大量仿制的就是AKM,在这方面未来的中国可是集大成者。以至于中国的仿品数量过于庞大,质量还不错,国外的买主并不称呼它五六冲,直接冠名为AK47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