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5章 乌斯季诺夫和费德洛夫到了_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蒙诺夫、捷格加廖夫还有托卡列夫,他们三人都在致力于研究自动化的武器。

  一款优秀的自动枪械该是怎样的呢?

  它应该更轻,减少士兵的负重。精度要高,射速要适当,备弹量要大。材料要结实耐用还便于维护。

  这几种需求居然被别列科夫搞出来了?报告文件中还有另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描述,突击步枪居然有半自动、全自动两种模式不说,模式的调整由一个外置小扳手控制,扳到最下,就是枪机锁死的保险,扳到最上就是全自动模式。

  仅靠一个扳手,就能调控三种模式?如此精巧的射击是如何做到的?!

  三人围在一起,灯光的照耀下,他们额头渗出的汗水为斯大林所察觉。

  “呵呵,看起来你们也为之震惊。”

  这时,捷格加廖夫才缓过神:“是的,斯大林同志。我现在有着怀疑,也充满了期待。真是感谢您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真是太想看看新枪了。”

  “对!”西蒙诺夫补充道,“我很想知晓他们的新枪是怎样的神奇设计。”

  托卡列夫亦是发言:“即便枪械存在一些瑕疵,他的一些设计结构也有无与伦比的借鉴价值。如果我们获得了他们的设计蓝图,我们能快速研发出更为优良的枪械。”

  斯大林满意的点点头,作为一个格鲁吉亚人,如今的他早已经把自己看做是俄国人。苏联即是俄国,一个比沙俄还要强大的俄国,是有着伟大理想的新俄国。那么这样的伟大国家,必须把他国的人才与技术吸收过来,化作自己的力量。现在看来,这几位为了苏联奋斗二十年的专家们,他们有迅速消化掉别列科夫研发成果的能力。

  这时候,斯大林也非常庆幸自己是如此的重视这件事,为此不惜着急许多联盟的人才齐聚莫斯科,这番一天前还被伏罗希洛夫批评了一下的举动,如今看来真是正确无比。

  长久以来,伏罗希洛夫一直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在大清洗时的亲密合作加深了这层关系。

  不过,伏罗希洛夫从不是斯大林的下属,两人真的“战友关系”,所以,基于一些问题伏罗希洛夫不必看斯大林脸色行事。

  伏罗希洛夫本质上是一位赳赳武夫,这类人说话办事总是非常直率的。

  战争爆发前,关于军械生产的一些列会议上已经制定了军队全面换装半自动步枪的计划,并开始落实。

  结果,计划刚开始落实战争就爆发了。

  关于这一问题上,伏罗希洛夫的态度一度表现得有些异见,不过因为是和平时期,他没必要太关心这件事。

  然而战争爆发后的惨痛失败,苏军丧失大量军地,新组建的部队短时间内又面临着缺少枪支弹药的窘境。戎马一生的伏罗希洛夫自知不能置之不理,原本制动的半自动步枪换装计划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