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八十七章 新马铃薯收获季_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件发言,他这是大抵介绍了下,需要大规模挖掘的农田的位置。这主要是说给在坐的三位集体农庄村长,督促他们不要挖错了地方。

  他在上面说,台下人少不了一阵嘀咕。杨明志双臂放于大腿,整个人安静的坐着,耳朵却在聆听。

  旁人交头接耳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土豆产量的讨论,有人说至少一亩一吨,还有人半开玩笑的说一亩五吨。

  一俄亩五吨,这和放卫星如出一辙,杨明志从去年的推断,一公顷怎么说也得有四十吨土豆吧。一百公顷的收获少说也得四千吨。

  这是怎样的概念?

  杨明志估摸着本地农田出产的,其淀粉含量取个最低值10%来算,一个成年男人需要一天吃掉五公斤,能完全满足身体消耗。女人身体消耗低一些,也必须吃掉三公斤。

  这是个简单的算术,杨明志翻开笔记本,右手的钢笔唰唰的写起了。

  身边的耶夫洛夫有些好奇,他侧过脸瞟了一眼,竟发现自己的老伙计那里是在做萨林奇金的笔记?分明是在做什么数学题。

  通过计算,杨明志得出这样大体结论,即假设整个游击共和国的军民都按照“成年男子”的能量需求标准,去计算粮食消耗。那么,六万人一天要吃掉三十万公斤土豆,即三百吨。

  如此接下来的大规模挖掘,保守估计能收获四千吨。假如军民只吃土豆,粮食供应能满足全体人员仅仅两周。

  这个计算是非常不严谨的,杨明志深知一公顷的产量因为化肥的存在必然超过四十吨,两周的供应量也是保守估计。再者,指望现在的“游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也绝不会同意,给普通人一天五公斤的粮食!

  杨明志合上了笔,不禁一阵叹息。

  台下有些乱,萨林奇金跺了跺脚把秩序稳定下来。

  他知道自己宣读的事已经惹得在场的众人高度重视,带气氛稳定后,他大声说明这样一件事。

  “同志们!根据铁匠村食堂自用天挖掘马铃薯的统计报告,两俄亩土地出产马铃薯高达一千三百公斤!”

  此言一出,杨明志刚合上笔帽的钢笔直接掉在地上。

  这是什么情况?一俄亩是一公顷的百分之一,萨林奇金给出的数据口算都能得出公顷产量。这是一个怎样的数,莫非一公顷产量六十五吨?

  萨林奇金瞥了一眼表情明显是震惊的杨明志,他继续说:“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统计的数据,这个数据得到我亲自检验,没有掺加任何水分。大食堂的自用田在第一实现享受了化肥,就目前产量而言,化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我们也不能忽略人畜粪便的作用!

  总之,我们通过这个数据做参考,经过市委的分析,在接下来的挖掘中,我们最终的产量被估算在五千吨至七千吨之间!请注意,这是我们一百公顷的产量,在这次粮食丰收后,其他地区的农田将按照播种顺序陆续可以收获,最终所有农田完成一轮收获后,我们或可在今年入冬前,种植得到二十万吨马铃薯!”

  萨林奇金越说越兴奋,他干脆高举起右拳,吼道:“同志们!制约我们生存的最大障碍,即将彻底被我们征服!让我们庆祝粮食丰收,乌拉!”

  高涨的情绪蔓延整个会场,二十万吨的粮食对比六万人的人口压力,平均一人得道三吨粮食?!这意味着什么?在和平年代,村民都享受不了这么多的粮食配给。

  萨林奇金的数据漏洞实在太多,其计算中充满了变量,对最终产量还是一种估算。杨明志知道所谓二十万吨粮食并非卫星,最终的结果可能反而高出这个数,因为垦荒从未停止过。

  欢快的气氛持续了好几分钟,直到萨林奇金手舞足蹈,激情洋溢的对着通了电的话筒一阵嚷嚷,众人的目光又回归他这里。

  “同志们!看来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也很高兴!

  现在我宣布,马铃薯大规模挖掘行动,从5月9日清晨,正式开始!各集体农庄代表请做好准备,共青团代表请立刻组织团员和少先队员参与义务劳动。

  马铃薯的事暂时这么安排,如若大家对我的安排有些疑惑、见解,就请站起来询问,”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