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1章 敖皇沉浸_重生银蛟修成真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色受想行识。

  炽,火热也。

  盛,众多也。

  阴,障蔽也。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

  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

  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

  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後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

  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如此一来,人生在世,五阴炽盛,就会使得人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厌恶的人事接踵而来,喜欢的人是接连远去。

  又在生老病死之中流连反转,永难超脱。

  另外,除了这八苦之外,世间的苦痛又被分为三类大苦。

  第一类,就是苦苦。

  是凡夫俗子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

  按照梵道的理念,即使没有其他存在为凡人指出来,凡人也是认为是苦的苦。

  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也有外界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炽盛苦。

  第二类,就是坏苦。

  是指凡夫俗子通常快乐的感受而产生的痛苦。

  以梵道的理论来看,凡人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本质也是痛苦的。

  例如凡人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

  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觉得快乐吗?

  无聊时玩游戏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玩下去凡人觉得快乐吗?

  由此可见,凡人的所谓快乐,是因为凡人有了某种望欲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

  于是,凡人觉得快乐。

  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望欲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凡人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

  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望欲得到的快乐,对于凡俗之人来说,莫不如此。

  因为这种快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第三类,称为行苦。

  “行”,是迁流变化之义。

  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

  但凡人不识这种规律,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由此就有了行苦。

  另外,还有一类八苦。

  分别是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和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冰天雪地,无衣蔽体,寒冷之苦。炎热酷夏,干旱连年,这也是苦。吃不饱饭,腹中饥饿,这更是苦。无水可饮,干渴难耐,这还是苦。不能够自由自在的去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看不开,想不透,等等等等,这都是苦。

  总之,世间一切,皆是苦。

  敖皇沉浸在自己前世的世界之中,他想到了很多东西。

  想到最多的,就是这世上,无穷无尽的万般苦痛。

  对于红尘之中沉沦的凡俗之人来说,短短的一生之中,实在是有太多的苦,太多的痛。

  ……

  《松山志》有载:圣祖大悟之。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