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零五章 每个穷学生都不容易_林家有女初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次体会大学生活,林洛然虽不至于跟着学生去教室听课,但是总的来说,她要学习的工程量也不少。

  现在已知的古代文字,从历史来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简书、隶书……这是书法史的历史,也是中原地区的文字变迁。当然,要往历史的横切面说,什么八思巴字、方块白文、布依字、察合台文、傣绷文、德宏傣文、纳西东巴文、侗字、哥巴文等等就更是繁若夜空的星辰,多不胜数了。

  如果一个人想要将所有已经发现了的文字研究透彻,哪怕是修真者拥有较常人更悠长的生命,也经不起这样的浪费时间。所以说,历代的学者才是可敬的,他们耗费心力将这些文字整理成册,有的更是出了与华夏现代简体字的对照表,让后人想涉猎这方面的知识时,要方便许多。

  林洛然拥有的优势是,比常人要高出许多的记忆力。

  她现在看书,只要是认真看过的,就越来越有过目不忘的趋势,这对先期研究主要靠记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常管用的优势。

  所有林洛然跟着戚教授学习,大部分时候都是她自己在记忆,有时候背文字对照表背的枯燥了,就拿了戚教授帮忙办的借书卡,去蜀大图书馆异常偏僻的古文区翻阅资料。

  她查阅的对象多是一些野史传说,孤本拓印,不像正史那样官方,仔细读起来,另有一股趣味。她也有几次,在图书馆与荣冬临错身而过,他也是戚教授的学生,戚教授很看好,说荣冬临天赋很高……只是荣冬临家境问题,空闲时间大部分都用来做兼职了,叫戚教授叹息不少。

  说起家境问题,林洛然又想起洛冬的同学,黄维鉴。

  她曾叫人装作是好奇的人,去向房东刘阿姨打听过黄维鉴的身世。她最初怀疑黄维鉴可能是谁安排在林洛冬身边的,但是出乎意料,房东阿姨说黄维鉴和他爷爷在天台的铁皮屋已经住了七八年,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来时大概四五岁,是刘阿姨看着长大的,没可能突然换人。

  黄维鉴的爷爷一直靠着打零工和捡破烂供养黄维鉴,在刘阿姨口中是个虽然过得清苦,但是身体和精神都还很好的老头。但是这样一个身体很好的老大爷,在几个月前却突然失踪了。

  唯一叫林洛然怀疑的疑点是,黄维鉴的爷爷不知道哪里攒下大笔钱,还异常巧合在失踪前将黄维鉴转入了林洛冬所在的学校——林洛冬当年的赞助费还是林洛然亲自去谈的,这笔钱对普通的小市民而言都不算是小数目,更别说打短工和捡废品的黄大爷了。

  那会不会是在黄大爷失踪后的几个月,黄维鉴有了什么奇遇?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林洛然否定了。

  就是当初有空间在手,也没有短短几个月就有黄维鉴如今的修为——没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