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九章 这章其实揭示了一个真相(下)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k吧,反正咱们不是欧洲人,不缺电!”

  “明白!”

  nk。

  这是低温领域常用的一种单位,为10的-9次方k。

  人类早在19995年完成第一次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精度。

  如今实验室最低温度纪录已经突破到pk量级,即绝对零度以上三十八万亿分之一摄氏度的数量级。()

  只是‘世界之眸’试验舱目前还没那么精尖的设备,同时徐云此番的需求倒也不至于那么高,200nk就差不多了。

  温度很快开始下降。

  零下26度

  零下38度

  零下73度

  零下206度

  直到

  。

  短短3秒钟内,捕捉地带的温度便无限接近了200nk。

  随着温度的降低。

  大量暂时拥有实体化状态的孤点粒子,就这样彻底被冻结在了p型半导体周围。

  随后一个磁刚度为·m的双消色差结构顶点探测器缓缓从通道上方落下,开始以云室手段对孤点粒子进行研究。

  早先梁浩然曾经说过,孤点粒子持续实体的时间大概有十五秒钟。

  毕竟这次的实验过程中4685Λ超子是先一步消失的,并非像当初那般直接与孤点粒子对撞。

  交互作用的量级远不如潘院士他们第一次实验时那么高,持续时间自然就会长一点。

  而从他汇报情况到徐云做出指示、叶莹莹输入口令、温度下降的所有环节,耗时大概在

  10秒前后。

  也就是说

  被冻结的孤点粒子,这时候其实已经开始衰变了。

  众所周知。

  当一个粒子衰变后。

  它的末态虽然带着动量。

  但如果从相对初态粒子的静止坐标系里看,末态粒子的能量和,就是初态粒子的质量。

  因此在计算末态粒子不变质量时,会在末态粒子质量这里有个delta函数。

  同时呢。

  由于初态粒子是不稳定的,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不稳定粒子会有一个”宽度“——半宽度的倒数即是其寿命。

  所以在技术手段上,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做出不变质量-事例数的二维图,然后通过明显的峰来判断粒子是否处于基态。

  因此很快。

  项目组便开始了相关检测。

  “喷注进行中,树图阶已经传输到主操作端了!”

  “高能光子结果不太明显,不变质量分布似乎没啥规律.......”

  “没关系,这是正常的,毕竟孤点粒子本身就没有静质量定义嘛,我们的设备精度测不出来那些数据不算意外——话说高能mu子的结果怎么样?”

  “费曼图已经出了,性质上有些类似共线发散,也就是非常靠近某个末态性状。”

  “徐博士,重构硬散射过程的图表我也发给你了.......”

  “徐博士,外卖大概还有一个小时会送到......”

  各种各样的信息,慢慢的规律到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