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粥场郑明亮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亮平时也听杨继业说过,可以将信得过的人召集过来帮忙,才有此问。

  召集人手,那是杨继业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先不管这些人能够做什么,只要可靠,收拢在身边,苏杭这边的人,相对于蛮族的人,他们的视野、思路都要开阔很多。

  “只要人可靠,能够做事,就叫他们过来帮忙把。”杨继业微笑地说。

  “请少爷放心,我们一起杀过倭寇。也都是因为倭寇家破人亡的,为人都不差。其他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好,但出一把气力,都行。”郑明亮说。

  “嗯,没问题,明天你叫他们过来吧。对了,他们过来,暂时归在你们下做事。”杨继业说,“我估摸着,朝廷要抗击倭寇,这几个月杭城这边也难以安宁。大家在驻地这里,也要多加小心。特别是米粮,每天要施粥,存粮就得保护好,收买米粮也得加紧做起来。不然……”

  “少爷,我可让人在粥场这边,我们再出去一队人买米粮。多一路人,总能够多一些机会。”郑明亮说。

  “好这边你安排好就行。”对于这个郑明亮,杨继业见这些天做事还是有一些组织能力,自然会逐渐加大压力。

  在杭城外围,所有活动都是以粥场为点,逐渐往外延伸。施粥的人家不少,有承诺的大家族,也有城外的一些大土豪。这些人,主要是怜悯苏杭流离失所的可怜人,特别是孩子和老人、女人。

  在这乱世,人命是不值钱的。真正到冬天来临,杭城外这些没有去处的人,会在冬夜里一批批死去,只有那些强壮的人,或可活下去。

  这些人在饥饿和寒冷之下,很可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做出烧杀抢掠的事情。因此,官府也会对灾民进行施粥,对地方大户们提出施粥救人的要求。

  杨继业办的这个粥场不算大,开办几天后,吸引不少人过来要一口吃的,延续一天的生命。杨继业发现,这些前来吃粥的,绝大多数都很自觉,有大半碗粥便离开了,不争不抢。

  除了察看吃粥的人群,杨继业也会看临近施粥的粥场,看他们怎么操作,这边的人群情况等等。几天之后,附近的人,也认识他这个办粥场的少爷。

  这位到苏杭来游学的举人,虽然年轻,却有着菩萨心肠,自然受人尊重。一身举人服饰,也引起临近粥场的人关注。

  每天要几百斤米粮,粥场这里的消耗之外,招收的人群也在消耗米粮。杨继业倒是不怎么在意,带来的米粮虽说数量有限,但李家寨里米粮积存不少,完全可佘借或购买来补充积存。

  另外,也可让削劲派人返回荆蛮楚地运送过来。

  早上看一阵粥场施粥情况,然后,带着郑明亮一起到临近一家规模比较大的粥场去。见那边也在忙碌,可这里掌事人见杨继业和郑明亮过来,也迎上前,招呼。

  掌事人是一个中年人,看着面善的样子,这些天下来,彼此也面熟了。杨继业对那人一礼,那人急忙避开,说,“杨少爷,你是举人老爷啊。小民如何敢当你这礼?折煞小人了。”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