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抄 诗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继业步子不快,显得沉稳。也是在理顺自己的思路,在杨爸面前,真不能出一丝差错。

  杨爸端坐在堂屋,手边一杯茶,神态端肃。背后是一副孔圣像,这像与千年后课本上的像有些相似,杨继业知道文朝书香门第里,都有这样一尊像供着。

  杨爸面相方正,自有一股凛然之气,这可能是他在右丞相位子上多年,养成的气质,不怒自威。杨继业以前在此地见杨爸,都是被训导或检查学业进展,是以每一次都战战兢兢,不敢抬头直视杨爸的。

  杨继业进堂屋,先到圣像面前行礼,礼毕,才转身对杨爸说,“父亲。”

  杨爸见儿子最近行为乖张、诡异,心中早有疑虑。可见杨继业进堂屋后,行止上完全合规,心中的疑虑虽然不消,总算放心了。

  杨继业见杨爸面色有小小变化,而没有丝毫苛责之意,也放心一些。走到杨爸面前站定,恭恭敬敬的,静等杨爸发话。

  杨爸耐心地审视着面前的儿子,上次受伤,杨家对镇边王爷和小王子刘浪没一点问罪之举,反而对自家儿子多有疑心。这时候看来,见儿子行为合规,却又觉得面前的儿子还是有了很不一样改变。

  “最近怎么样?”杨爸模棱两可低温。

  “儿子读圣贤书、写字。”杨继业回应也简单。

  “不是问你读书、写字的事。”杨爸语气稍微重一点。

  “父亲,”杨继业说,“儿子之前只知读书、写字,与圣人之道不合……”

  “哦。”杨文盛的神态更严肃,对于圣人之学,每一个读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可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没有真正体悟圣人之学,而走错了路。对于儿子说到圣人之学,那是最核心的东西,杨爸绝对不允许儿子有丝毫偏差。

  “父亲,”杨继业神态不变,知道这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强自稳住心态,说,“儿子最近读书,在心里忽然有几句诗,请父亲指正。”

  杨爸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杨继业,也没有做任何表示。这样的杨爸,是生气的前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杨继业念完这四句,也不再说话。堂屋里超乎的安静,让杨继业的心跳异常,不过,他知道袁牧老先生这几句诗的感染力有多大。文字上看起来平常,叙述的苔也丝毫不起眼,但诗言志。

  诗中传达的志向非常适合杨家目前的情况,更切合杨继业此时的身份。杨爸自然希望孩子有昂扬的壮志,这是每一个书生必然有的追求。

  能够通过这样一诗将志向和情怀表达出来,那是真正有自己的感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才会发出这样的呐喊!

  这些天,杨继业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打动杨爸,让杨爸今后不再将自己牢牢地看固在书房里,在他的视线内。至少,每月只有两天放风的惯例,要打破才行。

  父子静默,那气场在交流着。杨继业多少有些信心,觉得这短诗的力量,足够说服杨爸。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杨爸重复了几遍,双目亮光大起,虽然面色依旧肃正,不露出笑来,可整个人都精神气都有转变。

  这时候,杨妈急匆匆地从外面冲进来,见父子相对,没有烟火气息。就停在儿子几步外,想看明白。

  。鬼吹灯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