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九一章 重塑大明必要重塑人心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可挡了。那个时候的人品和素质就更没法看了。

  进入天启皇帝时期,魏忠贤上位,那个时候官员的人品道德基本玩完,只剩下疯狂内卷。

  如果说现在还有一小部分靠得住、大部分勉强合格,天启时期就是一小部分勉强合格、大部分靠不住。

  李成梁在看到了戚继光的遭遇之后,他也心慌。戚继光是什么人?多么大的名声?为了多大的功劳?多会做人?

  可结果呢?

  还是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于是,李成梁就悟了,还是养寇自重比较靠谱。

  事实证明他也是对的,他们李家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收拾,一直在辽东。当然了,最后玩大了,把自己家玩进去了,儿子也战死了。这也算是李成梁某种程度上的自食恶果。

  朱翊钧之所以要建立学校、建立各种子弟学校,就是要重新教育一批人出来,脱胎于现有的教育体制。

  在朱翊钧看来,大明朝的人心出问题了。

  如果没有这些人、没有这些学生帮自己,自己想要重塑大明根本不可能。

  你想要重塑一个国家,除了经济、政治等制度以外,还要重塑人心。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朱翊钧相信自己能做到。

  接下来的几天,朱翊钧一直都在西苑里没有什么行动。

  不过京城的有些人都知道,皇帝的动作不小。京城的兵工厂开工了,宫里面的钱像水一样的流了出去,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枪械被制造出来,全都被送到军队里面装配了。

  这一操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意。

  坐在椅子上,朱翊钧喝着茶水,看着眼前的张诚说道:“把那些奏疏都挑出来,看看总共有多少分?”

  “是,陛下。”张诚连忙答应道。

  朱翊钧根本没有去看张诚。

  很快,所有的奏疏就都被挑了出来。张诚小心翼翼地来到朱翊钧的面前轻声说道:“陛下,今天总共有三十六份奏疏。”

  “官职最高的是谁?”朱翊钧缓缓的问道。

  “回陛下,官职最高的是户部右侍郎金学曾。”张诚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脸色也有一些担心。

  他知道陛下的心情并没有看起来陛下表象上的那么云淡风轻、那么好。

  伺候皇帝这么长时间了,张诚也懂了皇帝生气发脾气的时候,反而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凡皇帝波澜不惊的时候,那你就要小心了。

  在张诚看来,皇帝现在这么波澜不惊的,着实有些吓人。

  听到这个名字,朱翊钧就是一愣。

  他看了一眼张诚,也明白张诚为什么是这个表情了。

  因为这个金学曾是自己的人。朝堂上,能得到自己这个皇帝看重和提拔的人不多,金学曾就是其中之一。

  显然,张诚也觉得金学曾这一次不应该反对皇帝。

  你摸着良心想想,你是皇帝的人,你怎么能猪油蒙了心似的跟着凑这个热闹?

  你怎么能跟着那些眼睛被糊了狗屎的人一起瞎反对皇帝呢?

  难道你忘了皇帝的知遇之恩、提拔之恩了吗?

  还是说,你的良心让狗吃了?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