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五一章 给胡宗宪修祠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机会。”徐渭叹了一口气,表情变得有些复杂的说道:“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会的话,草原上的情况立马就不一样了。只是不知道朝廷愿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虽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但是以他的智慧,只要一听是什么事,就足以判断这里面究竟有多大的机遇和风险。

  他说的是有大机遇、好处也多,可是如果要真的这么做的话,很可能会遭遇很多不愉快的事,尤其有可能会打仗,朝廷有可能会失败、损失会很大。

  要知道朝廷当中可是有一大批求稳的官员,这些人把持着朝廷,什么事都不想做。

  西北那边安宁一点不好吗?何况还有那些在西北做生意的人,他们家里面都有生意。

  想到这里,徐渭的脸色更复杂了。

  这个时候,一边的戚继光看了一眼徐渭,又看了王锡爵一眼,笑着说道:“我也会写密奏进京,而且我相信这件事一定能成。”

  徐渭看了戚继光一眼,皱着眉头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相信陛下。”戚继光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

  他的话虽然不多,却是掷地有声。这一刻,他表现出来的信心是前所未有的。

  徐渭神情复杂地看了戚继光一眼,也没有开口说话。

  当年胡宗宪的死给徐渭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他一直跟在胡宗宪的身边,知道胡宗宪怎么样为朝廷呕心沥血的做事。

  江南的事不容易,抗倭更不容易。除了统筹地方、打击倭寇之外,还要和朝堂上的一些人纠缠。

  无论是严家父子还是徐阶,全都把抗倭当成了他们党争的筹码。嘉靖皇帝在上面,自诩帝王心术玩得好,可实际上是一团乱。

  胡宗宪在这种夹缝当中呕心沥血完成了抗倭大业,本身应该名垂青史,至少也应该是荣耀加身、光荣退休,可最后却死在了大牢里。

  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憋屈了,现在想起来都有一股锥心之痛。

  自从胡宗宪死了以后,徐渭就疯了,精神状态时好时坏。过了这么多年,被时间冲淡了一些伤痛,徐渭的精神状态现在终于好了一些。这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徐渭也是第一次开口。

  徐渭神情复杂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希望如此。”

  王锡爵也看了一眼戚继光。

  实际上,王锡爵也觉得徐渭说的是一件好事。如果朝廷真这么干的话,的确是好处多多。

  可他也觉得这件事危险性太大了,即便自己上了密奏,朝廷也未必会采用。

  至于戚继光对皇帝有信心,王锡爵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因为朝堂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京城事多,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

  不过王锡爵还是说道:“我马上就回去写密奏,具体的情况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想这件事还是有希望的。”

  沉默了片刻,徐渭喃喃的说道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