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6章 大军北上,陈兵易水_纵横万界:从秦时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邯郸陷落赵王被斩,强大的赵国已经灭亡;赵国灭亡,真正改变了战国末期的天下格局。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赵国灭亡的近百年间,赵国始终都是山东六国的巍巍屏障。在与秦国对抗的历史中,赵国独对秦军做长期奋争。纵然在长平大战一举葬送精锐五十余万后,赵国依旧能从汪洋血泊中再度艰难站起并渐渐恢复元气。

  此后形势大变,山东五国慑于秦军威势,再也不敢以赵国为轴心发动具有真正实力攻击性的合纵抗秦,反倒渐渐疏远了赵国。赵国为了联结抗秦阵线,多次以割地为条件与五国结盟,却都是形聚而神散,终致几次小合纵都是不堪秦军一击。

  随后的几天,秦王嬴政在行宫聚集大臣、将军做了重要会商。

  会商事项只有一件:秦军灭赵之后,是南下灭魏还是北上灭燕?之所以有此会商,在于秦王君臣对灭赵之战的艰难有最充分的准备,所需时日长短也没有预先做出强制约定。

  唯其如此,灭赵之后天下大势会发生何等变化,秦军如何以此等变化为根基决断大军去向,都是未定之数。如今赵国已灭,用时只有堪堪八个月,且秦军伤亡极小,其顺利大大超出了秦国君臣将士之预料。

  嬴政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大军士气正盛,几乎没有做任何修整,王翦大军隆隆北上,渡过易水驻扎下来。

  根据可靠的情报,现在的燕国,算上护城军,不过八万多人。灭之,轻而易举。

  同时,由王翦向燕王送达了战书——燕国不降即战,一任抉择!

  ————————————

  三十万秦军陈兵易水的消息传到燕国,探马流星穿梭,商旅纷纷离燕。

  太子姬丹,是燕王姬喜的嫡长子。

  可是,这个嫡长王子在燕国宫廷尚未度过少年之期,便开始了独有的坎坷磨难。其时,燕国已经衰弱。为结好强国,姬丹踏上了如同很多战国王子一样的独特的人质旅程。

  战国之世,人质邦交大体有两种方式:

  其一,强国之间为保障盟约稳定,相互派出重要的王室成员作为人质进驻对方都城;一方负约,则对方有处死人质之权利。例如秦昭王之世,秦国派于赵国的公子嬴异人,即是此种人质。

  其二,弱国为结附大国,派出王室成员为人质,进驻大国都城,以示忠于附国盟约。少年姬丹所做的人质,便是这种人质。就人质本身而言,以国君嫡长子为最贵。因为,国君嫡长子,大多都是事实上的太子,也是最大可能的国君继承人。

  姬丹虽然年少,然却有嫡长子地位,自然是进入大国做人质的第一人选。因了这般缘故,燕王姬喜早早将姬丹立做了太子,使姬丹以太子名义进大国做人质,以示燕国对盟约大国的忠诚。当然,太子名分对姬丹在他国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