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基本上保证了百姓的生存,荆州百姓对他感激涕零。

  由于荆州政局稳定,各地士人纷纷迁往荆州,其中既有水镜先生司马徽、邯郸淳这样的名流,也有王桀、徐庶、石韬这样的青年才俊。

  刘表广招人才,在荆州建学堂、兴私学、博求儒术,创造了一个堪比当初洛阳的文化学术环境,为大汉儒学的发展和推进做出了很大贡献。

  当今天下,对于李弘、袁绍、曹操、刘备、孙权这些野心勃勃,为达到自己目的而不择手段的

  “英雄”赞誉有加,却对刘表这种毫无野心,只想守土安邦的能臣嗤之以鼻,极尽诬陷玷辱之能事。

  难道为了一己之私,致使生灵涂炭,尸骨盈野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才能表现其胸怀天下,志在重振社稷?

  对于那些只能保一方平安而无称霸野心的人则可以视作毫无作为,是阻碍社稷统一的叛逆?

  今日天下,评价刘表的时候,往往指责其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无非就是两点。

  一个说荆州集中了天下能人名士,刘表却弃之不用。一个说刘备乃当世英杰,刘表却嫉贤妒能,把他排挤到了西北,致使其虎落平阳,无法一展抱负。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刘表如果不是在荆州广纳人才,他能把荆州治理得如此出色吗?

  难道凭他当初单人独骑闯荆州的一己之力就能治理好荆州?刘表是什么人?

  他是党人。在党锢之祸的时候,他曾遭到朝廷的通缉,是闻名天下的

  “八及”之一,人人景仰的人物,这种人当今天下还有几个?天下儒生纷纷南下荆襄,除了避祸之外,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景仰刘表。

  荆襄和江东相比,江东更安全,试问天下有多少士人渡江到江东去依附孙权?

  刘表自己的威望太大了,儒生们能以拜其为师做为自己的荣耀,各地的大儒名士们也能以结交刘表做为抬高身价的资本。

  到了荆襄的儒生如果能得到刘表的点评,马上就能飞黄腾达,名扬天下。

  刘表为人谦恭,对外地迁来荆州的士人非常礼遇,对于一些能人名士,刘表也是礼贤下士,求才若渴。

  比如司马徽,他就曾多次派人请其出仕,甚至亲自出面相邀,给足了司马徽面子。

  刘表见到司马徽后,与其在田间交谈,全然没有摆出一副权臣的架子,其心不可谓不诚。

  司马徽为什么不愿出任?他肯定有本事,这点必须承认,正因为他有本事,他知道荆襄这块地方迟早都是长安的,所以才不愿意出仕,不想背上大汉叛逆的罪名玷污自己一世英名。

  世上的人只看到刘表没有征辟司马徽,却没有看到司马徽为了一己之私,沽名钓誊,拒绝为襄阳效力,这真是悲哀。

  再说刘备。刘备是什么人?他虽然也是皇室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