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零三章 南下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听说杨总镇从辽南带回的这个最新捷报,正不知该如何高兴如何开心呢!杨总镇立此新功,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自打进入十月以来,山海关外突然爆发的战事,便牵动着关内朝堂之上无数人的心,尤其是牵动着崇祯皇帝的心。

  山海关外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在京师朝堂之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先是,满鞑子两万大军绕过松锦防线,直入宁远城下的消息传入关内,传到京师朝堂之上以后,许多大臣便闻风而动,纷纷上折子弹劾祖大寿,弹劾杨振。

  他们指斥祖大寿和杨振这两个驻守在松锦防线上的大将畏敌如虎、按兵不动,致使松锦防线形同虚设,徒耗粮饷,不起丝毫作用。

  崇祯皇帝也随即跟着紧张焦虑,担心满鞑子再次破边而入肆虐京畿,数日内连续下旨督促蓟辽总督洪承畴整军备战,严守关门。

  紧接着,金国凤奋勇出击却兵败身死的消息传进了关内,传到了朝堂之上,于是京师朝野再次大哗,一夕数惊,皆以为宁远城破城在即,辽西恐将不保,一时间惶惶不可终日。

  再接着,满鞑子大军从宁远城下突然撤军的消息传到了关内,传到了朝堂之上,京师朝议再次为之一变。

  那些个科道言官和内阁重臣们,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惊慌失措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相信,满鞑子的突然撤军是因为杨振等人在后边打了胜仗。

  所以等到东官沟伏击战、卧牛沟伏击站连战连胜的消息,以及第二次松锦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以后,从上到下,无人敢信。

  唯有从杨朝进这里得到了准确内幕的王德化,以及从方光琛那里得到详细报告的新任职方郎中张若麟,坚信这个消息的真实不虚。

  与朝臣们的将信将疑不同的是,崇祯皇帝却是欣喜若狂,他并不在乎这个消息有多少虚头和水分,他只在乎这个消息本身。

  但是,为了验证这个捷报的真伪,当他从王德化的手中收到杨朝进这个监军内臣的奏报之后,他立刻就同意了杨朝进转呈的杨振的意见,并立刻就下了中旨,叫杨振带着俘虏的满鞑子王爷等俘虏到京师献俘。

  中旨,就是皇帝不经过内阁副署,不经过科道言官检讨,直接下达的旨意。

  这样的旨意,因为没有内阁的副署,没有经过科道言官的公议,所以只能由内廷的太监或则直属皇帝的厂卫来传递,来下达。

  这回前来传达崇祯皇帝中旨的,就是这个卢志德了。

  卢志德按照崇祯皇帝的旨意,一路上一点不敢耽搁,快马加鞭心急如火地来到了松山城。

  到了以后,不用别人多说,他立刻就明白了,前不久那场松锦大战的激烈程度。

  松山城残破不堪的西墙,西墙内的巨大弹坑和工事,还有堆满了城头的满鞑子首级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